经济 >>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经济

张占斌:加强改革的战略设计、总体指导和利益协调

发布时间:2011-12-29 10:16:00    作者:张占斌    【

  转型期的政府改革并非像市场领域改革那样可以更多地依靠 “自发”因素,也不是仅凭一些互不关联的单项改革就可以完成的,政府改革需要有可操作的明确的战略安排,需要政府部门间互相协调,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改革发展。

  近些年,在改革推进中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一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也越来越困难,改革不再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势如破竹,出现了“综合疲劳症”。针对这个现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这是最高决策层把握改革历史趋势和改革时代特征,对改革工作机制与推进方式的改变。明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全社会充满期待。

  一、中国经济改革是没有完结的历史过程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时代。但是,怎样改革和如何开放,是需要认真解决的大问题。当时决策层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清晰的战略方案,也没有非常具体的系统操作流程。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和国务院迫切需要有一个高层机构承担重要使命:一是集中精力研讨规划改革开放的战略全局工作,向中央提出重大决策建议;二是强化改革开放的全面协调和重点改革举措的推进。1980年5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这个机构工作一段时间后,中央很快发现,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作为一个办事机构,其在推动改革政策落实上权威不够。于是,1982年3月2日,国务院在向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难度最大的问题,国务院建议成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由总理兼任主任,负责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7天后,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批准了这个建议。当时,邓小平要求总理屁股要坐在改革上,因此先后由总理兼任国家体改委主任,国家体改委从此成了中国设计经济体制改革的总部。

  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前提是相对清楚的,那就是对建国后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是,中国经济改革是在没有具体方案或理论指导“摸着石头过河”状态下起步的,这就需要一个部门来研究、制定经济改革的方案,来协调、指导部门和地方所进行的改革,这一任务历史性地落到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的身上。这样,它同国家计委、经委就同处在国务院组成机构序列的最高一层,属宏观调控部门序列。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是研究、协调和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综合性专门机构。主要职权是:综合研究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的关系,研究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关系,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拟定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长期总体规划和年度综合实施方案;指导有关部门和地区制定经济体制改革规划;指导地区、部门、行业、企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组织和推动改革开放试验区和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规划、组织和指导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等。国家体改委的作用是由中国经济改革初始条件所决定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体改委汇集了一大批有才华的人士,为国家改革开放献计献策,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年风华正茂的中青年,经过大场面的历练和思考,能力和视野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有不少人已经走上了更高职级的领导岗位,许多人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国家体改委工作一度处于困难甚至停滞的境地。在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恢复和开展了几乎中断一年的改革设计工作。这一时期,国家体改委重点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中心问题,向中央提出建议,力争有所作为。据时任国家体改委主任陈锦华回忆:“当时中国的改革真是 ‘急不得、慢不得、左不得、右不得’。”这“四个不得”集中反映了当时改革设计部门的工作状态。当时社会上对改革的种种非议还没有过去,计划与市场关系的问题非常敏感。体改委在给江泽民、李鹏两位领导同志的报告中明确写道:寄希望于党的十四大在计划与市场上有所突破,应明确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界定公有制基础、按劳分配原则、政权性质、国家在宏观经济上的规划和重大决策。市场经济是手段、方法,应当也只能为社会主义服务。提出这些建议,在当时是需要胆量的。

  中国的经济改革如果以1993年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分野,可分前后两段,前一段是市场趋向的改革,后一段是转型。前一段,改革基本上是自上而下推动的,需要有一个宏观调控部门来指导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而在后一段,改革呈现多元动力推进局面,体改委起的作用相对减弱。这是决策层对国家体改委撤并的一般解释。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体改委降格为国务院体改办,人员编制也从200人压缩到不足90人,与此同时,成立了一个“虚设”的国家体改委,作为国务院的高层议事机构,由总理兼任主任,相关部门部长任委员,体改委从此退出政府组成序列。国务院领导对新的体改办提了三条要求,即“不开会、不讲话、不发文件”。随后的几年,国务院体改办的主要工作是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的一些与改革有关的调研项目,对于全局性的经济改革工作参与不多。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体改办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合并,成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业务由新组建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承担。就这样存在23年的国家体改委(办)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如我们看到的,中国改革发展实践并没有停步,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查看全部评论
已有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