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经济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需推进户籍财税等改革

发布时间:2013-9-12 10:47:00    作者:    【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

  “21TIME夏季达沃斯论坛”于2013年9月10日在大连国际金融会议中心举办。

  以下为张占斌演讲实录:

  张占斌:跟大家在这个论坛上讨论城镇化问题,我觉得及其难得。全社会对城镇化给予了很大关注,希望新型城镇化能给我们国家的变革带来最大的动力,推动中国向前走,走得更稳,走得更好,实现中国梦的梦想。当然我们也看到了,特别是近期也有很多对于城镇化一些批评的声音,有些批评甚至用了很苛刻的语言,我想这些心情所反应的问题,可能有的问题严重一些,有些问题不是太严重,但是需要我们重视。所以今天我想就我们的研究和关注,我想就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国家的变革与大家进行交流。

  我想跟大家说三件事情,第一是讲城镇化发展存在着若干问题。讲问题,不单单说我们没有成就,应当说今天中国有这样的地位,有今天社会的变革,城镇化居功甚伟,从另一个方面讲,城镇化发展确实有不少问题,大家从电视、报纸上,包括各种研讨会上都可以听到批评的声音,这些批评有助于我们国家在制定政策上,在推进城镇化把路走得正,让国家少出代价。

  问题可能很多,挑主要的给大家讲六个方面。一个是半城镇化现象,所谓半城镇化现象是指户籍人口已经超过了50%,统计人口超过了50%,真实的户籍人口不到35%,这中间有大量的农民工没有市民化,而且农民工有的已经在城市里工作生活了多年,有的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第二个是说两个城镇化不协调,一个是人口城镇化,一个是土地的城镇化。现实中人口城镇化比较缓慢,可以说严重滞后,但是土地城镇化却大大超前。大家看到了国家发改委调查的数据,很多地级市,包括省会城市,也包括县城都要建新城,建新城建开发区是时代发展的过程,也不能都否定了,有它的积极意义。但是都要建,可能有很多的问题。

  再一个我们说,也有被城镇化现象。有些舆论上,把农民对进城也好也很期待,但是没有很迫切的需求,你把他弄到一起来,让他进城,又没有解决就业问题,也带来很多的问题。

  第四个是在报纸媒体上看到,确实有这样的现象也有些地方,楼是建了,也建得很多,但是没有产业,或者说产业支撑严重不足,形成了我们说的鬼城建设,不是说全国都出现这种情况,至少有些地方出现了,需要我们大家警惕注意的问题。再一个我们看到,也有贵族化的现象,大广场,大马路,而且很多城市都要建国际城市,国际金融中心,中央领导也讲了,哪有那么多国际金融中心。另外城市都要建高楼,这个确实需要研究。

  第六个方面,城镇化建设滞后,包括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存在很多问题,像我们说首都的堵车现象非常严重,雾霾现象非常严重。网上有各种各样的批评,有些批评已经很严重,我就看到过一种小青年的批评,他说中央领导在北京这么辛苦,怎么能和北京市民享受一样的空气待遇,是不是从海南那边运点儿的好空气给领导服务。他还说,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搞这样的事情。我们有财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不差钱。再一个我们有南水北调工程,从海南架一个管线过来到北京,运送空气是可以做到的,我不排除他有关心国家领导的愿望,但更多的是对雾霾天气的批评,中央对这个舆论,应该说高度重视。有的地方一下雨,到城里来看海,到哪哪看海,确实是一个问题。这也是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所以我们说,城镇化作用大,也可能是我们国家今后经济长期增长的巨大引擎,是我们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张重要的王牌,要把这张牌用好,从我们国家所处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来看,我们对城镇化要有新的认识。我们说城镇化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里面给大家点几个带有标志性的东西,一个是国内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6000元,达到了中上等收入水平,这是世界银行[微博]多年研究,最近几年作出的判断。同时也说明,我们中国在往前走,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实际上都早早的过了中等收入陷阱,但是真正跨入高收入的国家这么多年也就十几个国家,对中国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产业能不能升级,能不能真正的打造中国升级版,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新浪财经

查看全部评论
已有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