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经济

周天勇:通过改革和出台政策落实创新驱动战略

发布时间:2013-9-24 11:07:00    作者:周天勇     【

        今天的中国科技进步和新技术产业化应当转向自主创新方式,这是我国科技进步战略的重大调整。而这样的转型,必须在体制上也进行重大的转变和改革。今天的科技改革,已经不再完全是“官产学研协调”等这样笼统的提法,而是更加细致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形成。

  从一些后起国家的经验来看,都经历过了一个技术引进、模仿、扩散和普及的发展阶段。中国也不例外。但是,开放30多年以后,今天的中国科技进步和新技术产业化应当转向自主创新方式,这是我国科技进步战略的重大调整。而这样的转型,必须在体制上也进行重大的转变和改革。今天的科技改革,已经不再完全是“官产学研协调”等这样笼统的提法,而是更加细致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形成。

  第一,需要形成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一是保护知识产权,完善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的系列法律和法规,克服地方行政和司法保护主义,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二是应当建立知识产权的市场估值、交易、价值投入、抵押等体系,使其作为资产得以商业运作;三是政府、工商和民间协会等组织,引导和培训拥有技术的人员,使其单独或者与资本合作设立公司,只有公司制度才能使技术快速地产业化;四是需要技术人员学习企业和商业理念,或者与商业人才结合,形成制造生产、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整合资源、控制风险等方面的能力。目前来看,一些技术不能产业化的问题就在于,许多技术人员不懂得技术怎样估值和实现价值,不知道怎样去办一个公司,不熟悉谈判契约,没有形成合作精神,不善于市场的推广,在治理结构上不熟悉如何将投资、技术和经营通过制度设计既分工又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需要适应科技的发展,用有利于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形成能商业运营的环境,去推动技术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比如传统的店铺商,在一些销售领域,被电商和快递所代替;又如手机将大量应用集成在了一个终端上,不仅使其有通信功能,还有视频、在线支付、游戏、电子书阅读、拍照、理财等一系列服务;再如电动车的逐步普及,可能需要有充电系统、销电等装备和设施的配套,形成为其服务的相关制造和服务产业。没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没有新的适应创新的配套条件,新技术也无法市场化和产业化。

  第三,需要改革和创新,形成促进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从目前中国技术产业化的障碍环节看,关键问题是“技术-资金-试验-资金-小规模生产-资金-规模化产出-市场”链中,没有完善的创新资金支持机制。特别是新技术的创意、研发、中试、完成试验等关键阶段,少有资金进入予以支持。2012年,美国有创业投资公司841家,创业投资基金1269只,创业投资规模达1992亿美元,共投向3143家创业企业。自2002年以来,美国创业投资每年向创业企业投资额维持在200亿-300亿美元,2012年募集资金达206亿美元,投资总额为215亿美元。而中国风投规模最高的2011年,虽然拥有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创业投资备案企业882家,管理创业投资规模也达2206.56亿元人民币,但是其中至少85%左右没有按照创业投资固有的要求来运作,打着风险投资的旗号,做的是去购买已经完全可以产业化而等待上市稳赚钱项目的股权的(PE投资)勾当。2012年,中国风险投资名义总额为37亿美元,同比下降40%;扣除PE性质的投资,真正用于风险投资的资金规模估计只有34亿元人民币,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0.009%,而美国这一数据约为0.66%。中国风投占国内投资规模的比例仅仅为美国水平的1/73。美国目前世界排名前500的公司中,微软、苹果、谷歌、FACEBOOK等许多著名大企业都是风投培育的;而中国排进世界前500的公司很少,即便是榜上有名的500强企业中,没有一家是风投培育的。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查看全部评论
已有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