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再强调,未来5-10年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就是说要立足现实,突出全面改革在推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治理转型中的决定性作用。
首先,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仅牵动经济体制改革,也将倒逼全面改革。
一、理顺经济活动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市场决定”的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微观经济运行层面,还包括宏观层面。这就要求新阶段的市场化改革,在微观层面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着力解决好宏观层面市场机制的建设。这不仅需要改变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还需要明确划分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中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好,市场监管也好,不仅不应当取代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妨碍市场机制的运行,相反,这些经济管理职能的设置,需要充分尊重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并建立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前提下。
二、重在激发市场活力、社会资本活力。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形成市场决定的新格局,重要标志是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社会资本。未来几年,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重在以市场决定的体制机制全面激活社会资本。未来几年,要在这几个方面取得突破:第一,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甚至在部分国有行业占控股地位。第二,在打破行政垄断、资源垄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垄断行业的改革将成为未来几年改革的重点。第三,以利率市场化为重点,加快要素价格改革。
三、关键是以放权为重点的政府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键在于深化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政府改革,实质性改变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第一,加大审批体制改革。以放权为重点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中央层面,本届政府将要砍掉1/3到1/2的审批权。比如工商登记的改革,新增注册企业比以往明显增多。第二,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负面清单管理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打造有为政府,关键在于改变这种错位管理格局。以负面清单管理倒逼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企业明确市场预期创造环境。
其次,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面对社会利益主体与社会利益诉求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社会管理方式不仅难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还容易导致更多的社会矛盾。
一、加快以中等收入群体为重点的利益结构调整。首先,要落实农民土地财产权。中央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当前,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试点,并且尽快出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和建设城乡统一用地市场的具体实施方案。